中国航空集团:创新构建“8+2”发挥央企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部署新要求,坚决执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自2012年承担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以来,坚持将企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构建起“8+2”扶贫体系,探索和实践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满足地方需求、体现央企特点、具有集团特色的帮扶路径和工作模式。
内蒙古奈曼旗实施健康扶贫“三兜底”
2017年初,内蒙古奈曼旗启动实施了大病、重病、慢病“三兜底”分类救治保障政策,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扶贫先扶志的“小朱书记”——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段柳乡长征村第一书记朱虎亮扶贫纪实
朱虎亮,是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人社局的一名科员,2017年4月被组织派驻沁县段柳乡长征村任第一书记。从到任第一天开始,他得知村里没有支部书记,主动担任起村支部书记的重担,坚持扎根农村,以满腔热情奉献给了党的扶贫事业。他深深懂得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不到两年时间,他带领村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把一个出了名的落后村,建成了全县响当当的先进村。
河南济源: 及时对接,强化交流,全力做好结对帮扶淮阳县工作
河南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结对帮扶淮阳县工作,在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目前,各项帮扶工作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翟浩祥:党建引领产业铺路 农户脱贫乡村换颜
山西阳泉马家坡村第一书记翟浩祥于2017年上任,在一年半的驻村工作中,他发扬军人特有的“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硬作风,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好事,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干部群众把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
“孝心村”饺子宴,引来远方客人
以“老庙镇扶贫扶智扶志孝老爱亲饺子宴暨‘第二届老庙好人’表彰大会”为主题。活动中,村民与志愿者包饺子,大家共品尝;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31名第二届“老庙好人”登上领奖台。互动环节,悉心照料长年卧床不起婆婆、为她端屎端尿、洗脸洗脚的好儿媳张万珍与大家分享了她家的故事,讲到动情处掩面拭泪,感染了现场的人……
陕西旬阳:“三新扶志”重振脱贫精神
脱贫攻坚以来,与全国其他地方同样,旬阳面临着精神扶贫难题。调研发现,之所以出现一些贫困群众甘于穷、习惯穷、不怕穷,等靠要,吃喝拉撒依赖政府;少数非贫困户心理不平衡,争当贫困户,传统美德丢失等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缺智乏志,思想和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
河南巍山:推行新时期群众会议制度 增强群众自我脱贫意识
巍山县探索建立新时期“群众会议制度”,明确“谁来开、怎么开、开什么、有效开”,打通了干部群众的心理界限,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效发挥了开启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推动民富的作用。
河南宜阳: 孝心送暖入农家 文明大德润教化
2017年以来,宜阳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设立“孝心基金”扶贫项目,实现贫困老人“有收入、有保障、有尊严”,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河南叶县:扶贫广播激发脱贫新动力
河南叶县依托广播喇叭这个看似传统落后的媒体载体,于2017年底自办开通扶贫广播,同时实施“小广播户户有,大喇叭村村响”工程,让党的声音和扶贫政策响彻农村大地,打通服务农村群众“最后一米”问题。
重庆奉节:落实八到户八到人 打造扶志扶智奉节样本
近年来,奉节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政治任务、发展机遇和治理平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行“八到户八到人”工作法,贫困群众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深刻转变。
“助力脱贫·梦想课堂”为贫困学生种下梦想的种子
“扶贫扶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梦想课堂’以礼仪、德育教育为主线,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孩子们的智慧火花。”泗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许丙华说道。
陕西米脂:劳务奖补添活力,贫困户脱贫有动力
米脂县创新扶贫扶志举措,把劳务奖补作为激发内生动力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2323”工作法,从四个方面着力。
湖北鹤峰:以美铸魂打造“精神高地”
为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鹤峰县以“智志”双扶为重要突破口,开展以“最美”评选为核心的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深挖精神贫困之根。仅用五年,“我脱贫我光荣”“贫穷将被时代淘汰”的新风浮漾鹤峰城乡大地,脱贫攻坚高歌猛进。
黑龙江东方红驻村工作队: “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精气神”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四季青镇东方红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从“扶贫+扶志+扶智”三个维度发力,主动对接县域重点产业项目,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组织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贫困劳动者物质脱贫、精神脱贫“齐步走”。
共青团昭通市委实施“志愿服务·志立扶贫”行动切实助力脱贫攻坚
共青团昭通市委围绕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实施“志愿服务·志立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通过组织志愿者与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深入群众,增进感情,做到情感认同;服务群众,展现真情,做到工作认同;引导群众,感恩党情,做到思想认同,加强党的政策宣传,切实转变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群众树立自强意识。
活跃在黄土地上的“乌兰牧骑”
行走在大山里的“背篼图书馆”
“背篼图书馆”通过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和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文化、送培训、送政策、送自信服务,不断充实边远村寨“文化粮仓”,切实转变贫困山区群众观念,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布米童艺:网络连线为山区儿童播撒音乐的种子
布米童艺的梦想是为贫困地区孩子们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儿童艺术团,他们坚信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就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投入,希望唤起更多对中国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爱心关注,共育祖国的未来。
打造贫困县教育精准扶贫的“炎刘模式”
该项目的实施开创了教育扶贫的新模式,凸显了教育扶贫的长效性,是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的有效探索,实现了大学生和小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的育人目标,创新了高校和地方合作共建之路,具有复制和推广的现实意义。
广东:乡村振兴正当时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粤力量”
(视频)《中国扶贫》“两会”现场采访四川、贵州和河南省扶贫办(局)主任(局长)
方中华代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份建议连着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