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1nl7"></address>
    <form id="d1nl7"></form>
    <address id="d1nl7"></address>

    <address id="d1nl7"></address>

        <address id="d1nl7"></address>

        <sub id="d1nl7"></sub>

              <address id="d1nl7"></address>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杏”福生活的好日子

                  时间:2022-06-10 22:56: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王晨琛 高瑞艳

                  初夏时节,萧县龙城镇帽山村成熟的黄杏挂满枝头,脱贫户刘超英正在采摘自家杏园的杏,“这里杏长在山脚下都土质好,口感好,市场上很受欢迎。发展产业政府还给补贴,我们的干劲很足。”

                  据村负责人介绍,以前种杏产量低,农民收入少,都不愿意种,现在镇里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脱贫户自种自养,利用乡村振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资金每年对自种自养户进行补助,技术指导,支持其自主发展,刘超英户种植杏园15亩,政府补贴资金3000元,今年杏园总收入能达到2万余元,像刘超英这样的脱贫户龙城镇还有很多。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乡村振兴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增加特色种养业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等特色高效种养业,引导脱贫户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积极帮助脱贫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推广订单生产,以规避、降低市场风险。组织农技等部门根据自种自养户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分类培训,确保自种自养脱贫户轮训1遍。对当年自种自养脱贫户新增的种养按规模给予相应的补助。

                  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带领,实行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开展商标注册,发展优质、安全、生态、特色的农产品。支持村申请“三品一表”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申报国家和省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组织“一村一品”专业村参加合肥、上海等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利用电商、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各类媒体,宣传推介“一村一品”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指导、帮助村挖掘农业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健康养生等功能,积极发展观光、创意、体验等休闲业态,加速推进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龙城镇共发放补助资金19.619万元,涉及10个村,共补助82户脱贫户。龙城镇以引导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为抓手,科学谋划、认真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助力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要求。截至目前,龙城镇特色种养业项目到村覆盖率100%、到户覆盖率75%以上,项目产业档次、参与精准度、实施收益和资金支持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艺苑    
                  0

                  “杏”福生活的好日子

                  时间:2022-06-10 22:56: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王晨琛 高瑞艳

                  初夏时节,萧县龙城镇帽山村成熟的黄杏挂满枝头,脱贫户刘超英正在采摘自家杏园的杏,“这里杏长在山脚下都土质好,口感好,市场上很受欢迎。发展产业政府还给补贴,我们的干劲很足。”

                  据村负责人介绍,以前种杏产量低,农民收入少,都不愿意种,现在镇里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脱贫户自种自养,利用乡村振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资金每年对自种自养户进行补助,技术指导,支持其自主发展,刘超英户种植杏园15亩,政府补贴资金3000元,今年杏园总收入能达到2万余元,像刘超英这样的脱贫户龙城镇还有很多。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乡村振兴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增加特色种养业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等特色高效种养业,引导脱贫户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积极帮助脱贫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推广订单生产,以规避、降低市场风险。组织农技等部门根据自种自养户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分类培训,确保自种自养脱贫户轮训1遍。对当年自种自养脱贫户新增的种养按规模给予相应的补助。

                  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带领,实行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开展商标注册,发展优质、安全、生态、特色的农产品。支持村申请“三品一表”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申报国家和省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组织“一村一品”专业村参加合肥、上海等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利用电商、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各类媒体,宣传推介“一村一品”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指导、帮助村挖掘农业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健康养生等功能,积极发展观光、创意、体验等休闲业态,加速推进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龙城镇共发放补助资金19.619万元,涉及10个村,共补助82户脱贫户。龙城镇以引导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为抓手,科学谋划、认真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助力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要求。截至目前,龙城镇特色种养业项目到村覆盖率100%、到户覆盖率75%以上,项目产业档次、参与精准度、实施收益和资金支持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共济大厦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84297683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乡村振兴网:XXX(署名)”除与中国乡村振兴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我们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乡村振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8061949号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中国乡村振兴网
                  22选5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